一篇文章说清楚工业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秘密,身为设计师又该如何突围?
不知道从何时起,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,从耳机到空调,从钢笔到沙发,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,换一个更接地气的表达就是:横竖都一个样。
传统来说,信息闭塞和设计人员圈层单一,比较容易造成产品设计的固化,这也是大部分传统工艺品只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区流行的原因。
但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、大量人才涌入设计行业的时代,产品设计竟然也越来越雷同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互联网
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
如今,互联网是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,需要追赶潮流的设计师更是离不开互联网。登录各样设计网站和社交平台,就能源源不断接收来自全球各地的实时设计资讯。这当然是好事,但......
越来越多设计师依赖智能算法的推荐来获取设计趋势。
在更早的时间里,设计师们通过设计杂志去捕捉潮流,这也是一种依赖。
但与杂志相比,如今的设计网站对设计师们的影响无疑要大得多——互联网几乎占据了工业设计的全部信息来源。
同时由于智能算法的学习机制,看得越多下次呈现的内容就越雷同。这导致的后果是
设计师们接触到的未必是最好的,而仅仅是热度最高,或是个人最喜欢的某一类设计。
有一个堪称行为艺术的真实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切。
Tim Zarki是一位在业内小有名气设计师,2017年他在Behance(一个设计作品分享网站)上上传了一组喷雾吸入器的设计作品。在这个案例中,Tim将他能想到的所有流行设计元素都堆砌到产品上.
最终这个设计获得大量点赞和点击率,远超他此前(以及此后)的案例作品。真让人哭笑不得。
重申一下,我们并不认为互联网是设计创新的敌人。它让更多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被大众所熟知,只是设计趋势在大范围传播的同时,也造成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并造成产品同质化。
作为工业设计师,这无疑是需要警惕并想办法跨越的障碍。
Go with the flow
顺势而为
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,在设计时就很容易陷入到产品功能、舒适性、商业价值等思考中。
这些思考本身当然没问题,但怀抱着这些思考来动笔很容易让我们忘记了设计的初衷:想要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产品。因此需要
学会先从产品本身抽离。
开始设计前,可以先在头脑里抛开对产品最终形态和功能的思考。
从几笔抽象的墨迹开始,全身心聚焦在创造一件有趣的产品身上,心无旁骛地倾听并跟随自己思绪,看看你的潜意识能把你带到哪里!
类似的运用意识流来帮助设计工作的方式还有很多。
比如拿几张白纸折成某些形状,拍照导入到电子设备,降低透明度,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创作。
如果你不擅长素描,这个会是个非常棒的技巧,因为你不用担心透视图的正确性,可以百分百投入到产品设计中。
除了从抽象到清晰,设计师们还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取灵感,现实场景、大自然或其他视角艺术如电影、绘画等都是绝佳的灵感库!